顯示具有 紡織新聞剖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紡織新聞剖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9/23

衛生巾的 「棉質」與「棉感」



早前蘋果日報刊登有關某牌子的衛生巾,並沒有棉的成份。
就有關的報導,我們檢視坊間的幾個大熱牌子的衛生巾,其實已標明成份:不織布、紙漿、高份子聚合物、防漏膜 / PE膜 及 吸收紙。
在顯微鏡下,衛生巾樣本亦顯示反光(棉是不反光的)
其實,包裝上寫明是「棉質」或「棉感」的,行內人都知這是反映有「棉」的質感,亦等如告訴你它的成份並不是「棉」。
較接近的例子是,坊間很多自稱「絲」巾的領巾,亦未必含有「絲」的成份,所以不用大驚小怪,就當作是增加一些常識罷了。



2015/8/10

Nexus (一個產品開發的例子) (四)

針織織造結構

這件運動服除了纖維具備放射遠紅外線的功能外,它的特點是無縫而又多種結構的針織織造。由於這類服裝大都緊身為主,以保護身體、加快排汗、促進效能等,但又必須不阻礙身體的擺動,所以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程度的伸展性,因此他們造了一些仔細的研究,譬如膊頭位置需要80%伸展幅度,大腿位置需要207%伸展幅度。

然後用不同的針織結構去達成這效果,情況就如織襪一樣,襪頭和脛部及腳板的結構不同,腳踝又要織出弧度。

基本上,這是一個匠心獨運的產品設計,不過,我之後去過這商場三數次,每次經過這店舖都是門堪羅雀,相信是他們沒有市場推廣策略和選舖不當之故,試問在香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產品,這就是為何我們的行業未能在國際上佔一席領導地位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確實需要培訓具備產品設計、工藝技術、營銷推廣等知識的人才。

http://www.mosaico.eu.com/index.html

(完)

2015/7/10

Nexus (一個產品開發的例子) (三)

Nexus Fibre

如上文提及,Nexus Fibre主要是polyester,而它與傳統polyester之不同是它具備了一種特別的功能,就是能夠發放遠紅外線Far Infrared,將血液內的水份子分解成細小體積,能促進合水性,從而改善人體血液循環。
(Source: Wellnexus)

遠紅外線纖維素材利用吸收自然界的光、熱或吸
收、反射人體釋放出來的輻射熱,並轉換放出波長814μm(微米)的遠紅外線,此遠紅外線生育光波能滲透入人體內部,與人體水分子產生共振的狀態,可使皮膚及皮下組織產生熱反應和微血管擴張;對人體具蓄熱保溫特性。

Polyester本身當然沒有這樣的功能,而是由添加在纖維的陶瓷粉 (即礦物質) 所致,加陶瓷粉是在80年代於日本開發,在亞洲地區廣泛發展,由於在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的礦物,他們在紡織品能產生的功能各有不同,例如導電纖維 (用於無塵工業的保護服飾)、抗菌防臭纖維、防紫外線纖維、吸收太陽能纖維、放熱纖維、以及現今這種發放遠紅外線纖維。

這種發放遠紅外線纖維的陶瓷粉主要含有Platinum, Titanium, Aluminum鋁,將陶瓷粉搭配奈米研磨技術制成微細粉末 (ultra-fine particles) 附加在紡織纖維上,附加加工法分為原料混合加工、塗佈、貼合及含浸加工等。

(待續)

2015/6/25

Nexus (一個產品開發的例子) (二)

Nexus Fibre

根據這個產品的Fibre Content標籤,他們標示Polyester, Nylon Spandex,為何沒有Nexus 這個字?

因為這是條例規定,在 美國市場 ,他們是根據 Federal Trade Comission  訂立的 Textile Fibre Product Identification Act ,而有關人造纖維的名稱,需依照 16 CFR 303.7 - Generic names and definitions for manufactured fibers   ISO 2076:2013(E), “Textiles—Man-made fibres—Generic names.”
歐洲市場 也是根據上述  ISO的標準 Regulation (EU) No 1007/2011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7 September 2011 on textile fibre names and related labelling and marking of the fibre composition of textile products



所以當新的纖維開發後,除非他們與已表列的 Generic Type 有顯著不同,經審批才能在 Fibre Label 上使用新名稱,例如最新一隻新纖維名為 Triexta,製造商陳述了他們的 特點,才獲審批成為 Polyester 中的一個 subclass
另一個例子是 Bamboo,大多數竹纖維的成衣產品未能 Fibre Label 稱為 Bamboo 反要稱為 Rayon,也是同樣原因。(這兩個例子的詳細解說,容後在另文中再談)

即是說這種名為 Nexus 的纖維,它是難與表列的人造纖維分辨,那麼它是甚麼,與傳統的 Polyester 有何分別?


(待續)

2015/6/24

Nexus (一個產品開發的例子) (一)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經過太子始創中心一間商舖未開門,在它的橱窗上見到這一幅海報。這是一個意大利的產品,結合了兩種科技成為他們的特點,首先是Infrared Ray Emission,是由一種名稱Nexus Fibre的纖維釋出;


另一個科技是以特別的針織方法,構成一件無縫的複合成衣。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新產品開發的典範,掌握了一種新開發的功能纖維的特性,再從人體工學構想出使用電腦針織技術去達至特定的功能,特別是增進運動員的狀態,並減少受傷的機會,以至應用在治療用途。

至於怎樣達成這些功能,讓我們用兩篇短文解釋。首先,Nexus Fibres究竟是甚麼新纖維?為甚麼他們的成份標籤 (Fibre Label) 只標示 Polyester, Nylon Spandex

2015/6/2

夾棉衣惹火老翁煲湯燒死

 新聞來源 ﹕


如上一篇新聞剖析中提到:近年除了使用羽絨外,也有很多產品使用人造纖維 (如聚酯polyester, PET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 為填充物料,它們成本便宜很多,而且不吸濕;其中聚丙烯本身的導熱性更慢,所以更保暖,同時它的比重甚低,比水更輕,所以制成的產品更為輕便,不過使用時要留意,它的耐熱性能較差,不能承受高溫處理,而且易燃。因此在現今的市場中,較多使用聚酯為填充物料。

回想到2008年新聞報導一宗慘事,罹難者身穿一件夾棉太空褸被爐頭火舌燒到衣角,瞬即蔓延上半身大部份範圍,在未能及時撲滅的情況下,至衣料全然燒毀後,火焰自行熄滅,但為時已晚。


這就是那件夾棉太空褸惹的禍,相信它是由合成纖維PETPP為填充物料,面料普遍會採用PET或尼龍 Nylon,這三種物料均會被燃點燒著,有部份製造商的PET和尼龍在離開火焰會自行熄滅,或者會繼續蔓延,而PP則會蔓延得極快,而由於是夾棉,纖維之間有大量的空氣 (氧氣)。,令火勢變得更大更快。











(上左圖一件用PP做的藍色內衣已經大部份焚毀,其實是穿在一個假人身上,而外面是穿了一件防火衣後做到的效果,驚訝嗎!)


我在坊間的街邊檔見過這類價值極便宜的太空褸,約20元左右,它的填充料是PP,面料是PET,但面料織得很疏,形成PP纖維外露,更添危險。

所以我們做產品設計的,為顧客著想,要多花點心思,面料用的PET或尼龍可選擇一些不會蔓延甚至有阻燃性的物料,布要織得密點,既可減少纖維外露,又可增加保暖效果。而PP的熔點很低,只有160°C,較PET及尼龍的240°C低很多,雖然是較輕、較平、較暖,所以是否一個合用於該產品的纖維,又或者需否在包裝上加一個警告字眼;成本和產品安全的平衡,就是製造商要好好思考的一個環節了。






2015/3/9

唔著羽絨愛動物 人造物料一樣得?!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0114/53330975

Exceed DownLinen House 的 網頁 中出現,並提出它們是polyester,卻沒有進一步指出它們在物理特徵上有何特別,因為現今的polyester可製成特別的橫切面便能增加保暖性,例如「中空纖維」,可見於另兩種品牌PrimaLoftInvistaThermolite


Source: http://100mountain.com/
shop/index.php?route=product/
product&product_id=7234
其實只要將任何纖維狀的物料填充在被或褸內,便能增加保暖性,因為停留不動的空氣 (still air) 的導熱性較所有纖維慢,能達到保暖的效果。

所以古時的棉襖和棉胎也是運用這個原理,雖然棉花並不保暖,但當它們成為填充物料後,利用上述這止停留不動的空氣,便能達到保暖的效能;之不過棉花本身的比重 (specific gravity) 較高,所以制成的產品會比較重,因而我們會聽到棉胎動不動就是多少斤,一幅雙人的棉胎可達至十斤,面且棉花很易吸濕,從而當我們使用這類產品日久時,會發現棉纖維彼此黏貼,產品變得結實,亦即是減少了內存的空氣,導致保暖效能大幅下降,同時又有異味產生,故此現今己很少人使用了。

近年除了使用羽絨外,也有很多產品使用人造纖維 (如聚酯polyester, PET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 為填充物料,它們成本便宜很多,而且不吸濕;其中聚丙烯本身的導熱性更慢,所以更保暖,同時它的比重甚低,比水更輕,所以制成的產品更為輕便,不過使用時要留意,它的耐熱性能較差,不能承受高溫處理,而且易燃。因此在現今的市場中,較多使用聚酯為填充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