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1

思考

(基督教樂道幼稚園第十一屆畢業特刊文稿 寫於2014)

步入網絡世界的年代,資訊傳遞的速度大幅提高,對於知識的分享、科技的突破、生活的便利、娛樂的多元等等都有巨大的幫助。例如一個大學教授要進行專項研究,事先要搜羅世上過往的同類研究成果,從中找出可突破或遺漏之處,然後才能為自己的研究制定方向,這個過程在未有網路的時代,可能需要超過一個月時間,躲在圖書館翻閱期刊,甚至等待其他國內外圖書館寄來副本,而現在可以透過網絡,就能在短短數分鐘完成搜尋工作。還有訂製研究設施的過程,因網絡通訊的便利而大大縮短了。因此我們可以從網絡技術中,得到不少的益處。

不過對於年輕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所帶來的影響,也是現今投身在教育使命的人需要注視的地方,因為網絡實在方便和廣泛,只要上網便可以即時找到所需的資訊。要去一個從未到過的地方,只要在網上搜尋,不單能從地圖中找到位置所在,甚至附近的景觀、到達的方法都能在瞬間一目了然;又或者想要知道一個英文詞的意思,也可以在網上找到中英文的解釋,甚至如何發音及詞的背景,也可以從容獲得。還有很多的教材以動畫、錄像、文字、多媒體的形式放置在網絡中隨手可拾,我是在大學教授專業技術的,也能夠在網絡中找到自己行業的相關資訊輔助教學。所以在學習上,網絡科技實在帶來很大的幫助。

不過,網絡技術始終是一個工具,任何工具都必須循著正確的方法使用,否則便會得到錯誤的效果,例如用「尺」去量度長度,也要視乎物件的形狀去決定使用的「尺」是怎樣的尺,我們不能用硬尺去量度人體的腰圍,也不能用軟尺去協助繪畫精準長度的直線,當然有些工具是很容易掌握,而網絡技術實在是一個複雜的工具,它的使用方式很容易掌握,不論年齡老幼都能在幾分鐘之內學成使用步驟,就算是一個幼稚園學生,只要他懂得相關的文字或圖像,便能在網絡中找到他想要的東西,但是使用得不正確的話,便會帶來很壞的結果。

首先,網絡中的資訊很多,任何人都可以上載任何資料在網絡之中,有人會故意放置一些錯假的訊息,也有人「好心做壞事」地分享一些自以為對的資料,甚至有一些是同樣的關鍵詞,但卻在不同的環境中,就有不同的意義,所以如果只是單純地深信自己在網絡中找到的資料,可能會得到錯誤的結果;在現今的社會,大眾基本上已認識和戒備這種狀況,解決方法當然是先要回到基本,從學校教育中掌握基本知識,例如中英文文字和文法、數學科學的運算和原理、道德的標準等等,並培養認知和辨別的能力。從而不斷在實踐中將經驗累積,便能在網絡世界中得心應手,找到自己想要的正確資訊。

不過,這只是找到資訊,得到了知識 (即現狀),但大多數的人卻非常缺乏分析現狀,並從該分析結果中找出正確解答的能力。正確解答是經由自己的頭腦引導出來的,最近的年輕人對於上司交代下來的調查似乎都很自然的回答「因為Google不到結果,所以無能為力」。又或者只是在搜尋後將資料拼湊剪貼,製作精美的簡報,以為這就是研究成果。

「思考的原點」作者大前研一有機會在國外學習,因為教授訓誡的一番話讓他覺醒,知道了用自己頭腦思考的重要性。但是現今的年輕人是否有機會知道這個的重要性?

—— 這就是他動筆寫這本書真正的動機。為了
(1) 住事物的本質及
(2) 具邏輯性導出正確解答的意圖及方法論。

分析的結果不單是結論,還包括最後該採取什麼行動,並能描繪出一整套路徑圖。為了在年輕時就有能力做到如此,必須不厭其煩踏出自己的雙腳去詢問他人,或走出辦公室蒐集資料。利用網路也行,總之勞動自己蒐集資料,拚命分析,然後以常人夠理解的方式傳遞。不能夠理所當然的把世上具偏頗的常識及直接輸出的資訊包裝成一個東西,就無條件全盤接受它。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將包裝撥開,攫取這件包裹中的本質。

在整個過程中,思考是一個不能缺少的程序,是可鍛鍊的,不妨參考一些書籍,例如同作者的「思考的技術」或愛德華.德.波諾的「六頂思考帽」

最後最重要的,如前述,基本的知識中包括道德的標準,這也是處世待人之道,而最佳的標準可以從「聖經」中找到,「聖經」不單可讓我們找到這樣的標準,更寶貴的是可以找到生命的意義,以致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所能掌握的是甚麼。因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910節》「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約書亞記18節》

若你想認識這一位又真又活的神,將來可以重回母校或所屬的教會「將軍澳堂」,我們的同工都會樂意為你介紹。

祝大家有美好的將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